我说说这事儿,关于怎么用微信来做网络推广,真不是一句两句能讲清的,里头弯弯绕绕可多了去了。你想啊,现在谁不用微信?衣食住行,社交工作,几乎都离不开它了。这块流量池子是巨大,可想从里面舀一勺水上来,而且是活水,能滋润你的生意或者你的品牌,真得花点脑子,还得花点力气,甚至得交点学费。
别听那些课程或者文章,上来就给你讲什么模型、什么流程,搞得好像流水线作业一样。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儿?微信这东西,它首先是个社交工具,推广这事儿,本质上还是跟“人”打交道。你得琢磨人的心理,琢磨大家在微信里头到底想看啥,想玩儿啥。
首先,最直观的,也是很多人最早想到的,就是朋友圈。嘿,这玩意儿现在可不像前几年那么好弄了。以前发个产品图片,写几句鸡血文,可能就有人来问。现在呢?你的朋友圈跟广告栏似的,刷刷刷全是硬广,谁看啊?朋友都快屏蔽你了。
所以,用朋友圈推广,得讲究一个字:“养”。养什么?养你的人设。你不能只是个卖货机器。你得是个有血有肉的人,分享生活、分享观点、分享你的专业知识。偶尔穿插点儿软性的东西,讲讲产品背后的故事,用户使用的场景,或者提供一些跟产品相关的价值信息。比如你卖茶叶,别天天发“特级龙井,今日特价”,你可以发“今天泡了这款新茶,汤色XX,香气XX,感觉整个人都静下来了”,配点儿有意境的图。或者讲讲茶叶的健康知识,茶文化的趣事儿。让大家觉得看你朋友圈不是在看广告,而是在看一个有意思、有品味、懂生活的朋友分享。
再说发圈的频率和时间点,这都得自己摸索。太频繁了招人烦,太久不发又没存在感。什么时候大家比较闲?午休?晚上睡觉前?自己多试试,看哪段时间互动多。还有,互动!互动太太太重要了!别人评论你了,一定要回复,而且要走心。别光点个赞完事儿。一来一去,把关系搞好,后面你偶尔发个营销信息,人家才愿意搭理你,甚至帮你转发。这是个慢活儿,急不来。
然后是公众号。哎呦,这玩意儿现在打开率是真的低。红利期早过了。但它依然有它的价值,尤其对于想沉淀内容、建立品牌信任感的人来说。公众号更像是一个你的线上杂志或者官网。你可以写深度文章,做行业分析,发品牌故事,搞一些活动通知。它不像朋友圈那么即时,更注重内容的积累和传播。
做公众号推广,核心是内容。你的内容得有价值,得能吸引人。要么解决用户问题,要么提供情绪价值,要么有趣得让人拍大腿。起个好标题,写个能让人读下去的开头,排版舒服点,配点好图。这些都是基本功。
流量怎么来?这才是公众号推广最难的部分。指望自然涨粉太慢了。你得主动推广。可以从你的朋友圈导流,但别光发个二维码,得告诉大家你的公众号是干啥的,为啥值得关注。可以跟别的号互推,但得找调性差不多的。或者把你的文章往别的平台发,比如知乎、豆瓣、百家号,文章末尾留个公众号的链接。
更高级点儿的玩法是做内容营销,写一篇爆款文章,蹭个热点(得蹭得高级点儿),或者做个有意思的测试、表格啥的,让大家觉得有用,主动转发。这玩意儿靠运气,更靠功力。能写出爆款的人,真的得是内容高手。
再来聊聊社群。微信群,这个东西,做得好能给你带来惊人的效果,做得不好就是一堆死尸群,或者被广告刷屏搞得乌烟瘴气。
建社群的前提是你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或者共同的需求。比如你是卖母婴产品的,可以建个育儿交流群;你是做健身的,可以建个减肥打卡群;你是卖书的,可以建个读书分享群。主题明确了,进群的人目的性就强,更容易活跃。
建群后,最关键的是运营。运营!运营!重要的事情说三遍。不是把人拉进来就完事儿了。你得想办法让群活起来。每天定时分享一些干货、小知识;组织一些线上的小活动,比如专家答疑、限时秒杀、话题讨论;鼓励大家分享自己的经验、提问题。群主或者你的运营人员要像个主持人一样,带动气氛,维护秩序。
在群里做推广,千万别粗暴发广告。你可以通过分享价值来顺带推荐。比如育儿群里,分享完辅食制作技巧,可以推荐你家的某款辅食工具。或者搞一些群成员专享的优惠、新品试用,让大家感受到在群里的特权感。
社群的精髓在于连接和信任。大家因为同一个兴趣或者需求聚在一起,通过互动建立信任。一旦信任建立起来,你推荐的东西,大家才更容易接受。这比你在朋友圈吼破喉咙管用多了。
不得不提的还有视频号。这可是微信这两年力推的东西。短视频是大趋势,微信当然不会错过。视频号有点像微信体系里的抖音快手。
做视频号推广,首先你得能拍视频。别觉得难,现在手机功能强大得很,剪辑软件也好用。关键是你的视频要有看点。要么颜值高、要么内容有趣、要么能提供实用信息。时长不用太长,几十秒到一两分钟就行。
视频号的流量来源挺多样的。它会推给你的微信好友,推给跟你可能认识的人,也通过算法推荐。而且,视频号可以挂你的公众号链接,挂小程序,甚至直接挂商品链接。这变现路径比朋友圈、公众号都直接、短平快。
所以,如果你有能力输出视频内容,视频号是个非常值得投入的平台。你可以拍你的工作日常、产品展示、行业分享、生活趣事等等。关键是要持续输出,并且琢磨琢磨大家爱看啥样的视频。别整那些特别高大上的东西,有时候接地气、真实的内容反而更受欢迎。
再来谈个有点技术含量、但效果可能爆炸的玩法:裂变。这词听着有点玄乎,其实就是利用人性里的“占便宜”或者“分享”心理,让用户帮你传播。
常见的裂变玩法,比如:分享海报到朋友圈/社群,集够多少个赞或者拉多少个人头进群,就送你什么赠品、优惠券、或者解锁某个内容。或者邀请好友助力,帮你砍价、加速。
裂变成功的关键在于你的诱饵(送的东西)得有足够的吸引力,而且参与门槛不能太高,流程要顺畅。但话说回来,裂变这东西,用得好能快速涨粉,用不好容易被封号,或者引来一堆薅羊毛的“垃圾粉”,对你没啥价值。所以玩裂变,得想清楚你想要什么,并且设计好规则,把控风险。
还有一些细节,比如个人微信号的头像、昵称、个性签名,这些都是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,别随便搞。得专业点、或者有辨识度点。加好友的时候,验证语怎么写,也很关键,直接影响通过率。通过好友后,怎么开场,怎么跟人家聊天,建立联系,而不是上来就发广告。这些都是推广中的“软技巧”,但往往决定了你能不能走远。
总之,拿微信做推广,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。它需要你:
1. 有耐心,这是个慢活儿,社交关系和信任的建立需要时间。
2. 有内容,无论是朋友圈的日常分享,还是公众号的文章,社群的干货,视频号的视频,你得有东西能给到别人。
3. 有互动,别光顾着自己输出,得跟用户多交流,了解他们的需求,回应他们的反馈。
4. 有策略,不同的微信功能有不同的玩法,得想清楚哪个更适合你,怎么把它们组合起来用。
5. 别怕试错,有些方法别人用得好,你不一定行。自己多尝试,多总结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路子。
别想着搞个大新闻,一夜爆红。踏踏实实地去跟你的潜在用户交朋友,提供价值,解决问题。微信推广的核心,最终还是回归到商业的本质:提供价值,赢得信任。只不过载体换成了这个我们每天都在刷的小绿App而已。挺难,但也挺有意思的,折腾呗!
本内容由运营老虎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1978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