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轻人做运营,这些《媒体推广网站》你真的会用吗?
你知道吗?每次跟社群里的朋友们聊推广,大家脑袋都大。尤其是那些刚起步的小伙伴,眼睛一闭一睁,妈呀,怎么这么多平台?这么多地方说能给你流量?感觉自己就像掉进了信息漩涡,手里的钱还没捂热呢,就不知道该往哪儿撒。
我们做电商、做自媒体,最头疼的是什么?不就是怎么让更多人看到你的东西嘛!产品再牛逼,内容再扎实,没人瞧见,那也是白搭。所以,大家就开始各种找渠道,找那些传说中的“能带来流量”的地方。而今天咱们要聊的,就是那些五花八门的、号称能帮你做媒体推广的平台或网站。
说实话,这玩意儿啊,就像个大超市,货架上琳琅满目。有卖进口高级食材的(那种动辄几万块,请头部大号给你站台的),有卖家常菜料的(发发软文、跑跑社区、搞搞二类电商流量的),还有卖边角料的(那种几块钱几块钱刷点阅读量、发点垃圾外链的)。你走进去,如果没有个清单,没有个目标,很容易就迷路,甚至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回家。
这潭水,比你想象的要深
别光听名字高大上就觉得牛逼。什么“头部KOL资源对接平台”、“全网新闻稿发布中心”、“自媒体矩阵分发助手”,听起来是不是特专业?呵呵,水深着呢!我这些年踩过的坑,花出去的冤枉钱,都能写本书了。
有些地方啊,就跟线下的那种展会一样,花钱买个摊位,来了多少人?谁知道。来了是不是你的菜?更不知道。它给你一堆数据,看着挺热闹,什么曝光几百万、触达多少人。那些东西啊,就像夜店里的灯光,晃眼!好看是好看,但对你做生意、做内容,到底有没有用?得打个问号。
说到底,你搞推广,是为了谁?是不是为了那些可能掏钱、可能帮你传播、可能成为你铁粉的“人”?对,就是活生生的人!那些提供媒体推广服务的网站,说白了,只是一个“场子”,一个把人和信息聚起来的地方。你得看这个场子里的人,是不是你要找的。
别瞎撒网,先搞懂你要“钓”什么鱼
很多年轻朋友一上来,看到哪个平台火,哪个平台流量大,就一窝蜂往上冲。结果呢?钱花了,力气出了,一点水花都没有。为啥?因为你的鱼,根本不在这片水里!
所以,选媒体推广的平台,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的一步,是搞清楚你自己的用户画像。你的目标客户是男生还是女生?年龄大概多少?他们平时喜欢在哪儿逛?他们对什么感兴趣?他们的消费能力怎么样?他们获取信息的习惯是什么?
这些问题,你脑子里得有谱。有了谱,你再去那些推广平台上看。你看它主打什么人群?它的内容风格是什么?它上面的用户活跃不活跃?是不是死粉一堆?
打个比方,你卖的是潮流服装,你的目标用户是95后、00后。那你可能要去B站找UP主合作,去小红书找时尚博主种草,去抖音快手投信息流广告,甚至去一些二次元社区、潮流论坛看看有没有机会。你去那些传统的门户网站发软文?效果肯定没那么好。
反过来,你卖的是面向企业服务的软件,那你可能更适合去LinkedIn找行业大V,去虎嗅、36氪这样的科技媒体投稿,去知乎做深度内容问答,甚至去一些商学院的社群里找机会。你去抖音跳舞带货?那不是白搭吗!
所以,选平台,不是选“流量大”的,是选“对”的。
不只是“发布”,更是“经营”
很多提供媒体推广服务的平台,尤其是那些帮你发软文、发新闻稿的,它们卖的其实是一个“发布”服务。交钱,内容发出去,然后就完了。这远远不够!
媒体推广,不是一锤子买卖。你把内容放到一个平台上,这只是第一步。更重要的是,你的内容能不能引起目标人群的注意?他们看了你的内容后,有没有兴趣点进来了解更多?他们有没有可能因为你的内容,对你产生信任,最终转化成你的客户?
这就需要你对内容有要求,对发布的时机有考量,甚至要考虑在平台上的后续互动。比如你在某个行业网站发了一篇文章,有人在评论区提问,你得及时回复吧?你在某个社区发了个帖子,有人点赞有人质疑,你得参与讨论吧?
那些仅仅提供“一键发布”功能的网站,可能只解决了你“让信息存在”的问题,但没解决“让信息有效触达并转化”的问题。真正有价值的媒体推广,是需要你花心思去经营的。有时候,在一个看似不起眼的行业垂直网站,你的深度文章被目标客户看到了,产生的效果,可能比你在一个大流量平台泛泛而谈要好得多。
别迷信“大全”,实测最重要
网上有很多文章,动不动就给你列个“XX个常用媒体推广平台大全”。那种东西,看看就行了,别全信。
第一,平台的变化太快了。可能去年还好用,今年规则就变了,效果就没了。
第二,适合别人的,不一定适合你。每个行业、每个产品、每个阶段都不一样。
第三,很多“大全”里,混杂着各种收费高、效果差的平台。
我的建议是,看完“大全”,心里有个概念,然后根据你自己的情况,挑几个你觉得“可能对”的,小成本去测试!
比如,你想试试软文推广,别上来就找那些报价几千上万的媒体。先找一些行业内的中小型网站、或者你觉得用户画像比较接近的自媒体号,问问报价,发一篇试试水。看看数据怎么样,有没有带来流量,流量质量如何。
你想试试KOL合作,别上来就找头部大号。先找一些腰部或尾部,但粉丝很精准的小博主、小UP主,价格合适,先合作一次看看效果。如果效果好,再考虑加码或者升级合作。
这种小步快跑、快速迭代的测试方法,能帮你省不少钱,也能帮你更快地找到真正适合你的媒体推广渠道。而且,在测试过程中,你会更清楚地感受到不同平台的用户特点、内容偏好,这本身就是宝贵的经验。
投入产出比:别光看投入,更要看产出
很多年轻朋友容易犯的错误是,觉得媒体推广就是花钱。哦,这个平台发条消息500块,那个平台发篇文章800块,算算总共花了多少钱。
这不是算账的正确方式!正确的姿势是,花了这笔钱,带来了什么?带来了多少流量?这些流量转化了多少订单?带来了多少潜在客户?或者,至少帮你提升了多少品牌知名度、用户对你的信任度?
你要算的是投入产出比(ROI)。花了500块,带来了100个精准流量,转化了1个订单,订单利润300块,那这次推广是亏的。花了500块,带来了20个精准流量,但转化了3个订单,总利润900块,那这次推广就是赚的。
当然,有些推广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,比如品牌宣传。但即便是品牌宣传,你也要有衡量的标准。比如,发稿后关键词搜索量有没有上升?用户记住你品牌的比例有没有提高?
所以,别光盯着那些提供媒体推广服务的网站给你开的价码,你更要关注它们能给你带来的实际价值,以及这个价值是不是大于你的付出。
不仅仅是花钱买流量,更是建立连接
最高级的媒体推广,不是简单粗暴地砸钱买流量,而是通过平台,与你的潜在用户建立连接,建立信任。
你想想,如果你只是在某个网站上发了个硬邦邦的广告,用户可能一眼就滑过去了。但如果你通过一篇有价值的文章、一个有趣的活动、一次真诚的互动,让用户觉得你这个人、你的品牌“有点意思”、“挺靠谱”,那用户记住你的可能性就大多了,后续转化也就水到渠成了。
所以,当我们谈论那些媒体推广相关的平台时,我们不应该仅仅把它们看作是一个“流量批发市场”,更应该看作是一个“社交场”、“内容场”、“信任场”。你的任务,不仅仅是把信息“扔”进去,更是要在里面“活”起来,与人互动,产生连接。
未来的路怎么走?
媒体推广的世界,永远都在变化。今天火的平台,明天可能就凉了;今天好用的方法,明天可能就失效了。
但有几点我觉得是不会变的:
- 内容为王: 无论你在哪个平台推广,没有好的内容,都是白搭。有价值、有趣味、有深度的内容,永远是吸引人的核心。
- 用户至上: 搞清楚你的用户是谁,他们在哪里,他们想要什么。一切推广都应该围绕用户展开。
- 持续学习和测试: 别指望一套方法吃遍天下。保持好奇心,不断学习新的平台、新的玩法,小步快跑地测试,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子。
- 构建私域: 把通过各种《媒体推广网站》吸引来的流量,想办法沉淀到自己的私域里(比如个人微信、社群、公众号等),这样你就不会过度依赖任何一个平台了。
说来说去,那些号称能帮你做媒体推广的平台,只是工具。工具再牛,也得看拿工具的人怎么用。就像一把锋利的刀,在厨神手里能变出美食,在普通人手里可能连皮都削不好。
所以,别害怕去尝试,别害怕踩坑。花点时间,花点精力,去真正了解那些《媒体推广网站》背后的逻辑,去理解它们聚集的人群,去思考怎么用你的内容,在这些地方产生最大的化学反应。
这条路不容易,但走通了,你的电商和自媒体事业,才能真正找到起飞的感觉。加油,各位!别被那些花里胡哨的平台名字吓倒,用你聪明的大脑,把它们变成你自己的助推器!
本内容由运营猫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1983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