揭秘微信平台广告推广:别再傻傻烧钱了,大佬们都是这么玩的!
八成是又一笔广告费扔出去,连个响儿都没听到,对吧?看着后台那惨淡的点击率,和几乎为零的转化,心拔凉拔凉的。是不是特想揪着腾讯产品经理的领子问一句:“我钱呢?!”
别激动,先坐下。这杯“坑”我替你干了,当年我刚入行的时候,比你现在还惨。几万块钱投进朋友圈,换来的就是一堆同事朋友的“哈哈哈,你小子还打广告呢”,订单?一个都没有。
那时候我就琢磨,这玩意儿到底是个啥?是玄学吗?为什么有的人能靠它发家致富,买车买房,我一出手就成了“慈善家”,专门给平台送温暖?
后来,踩了无数的坑,熬了无数的夜,跟各种“大神”喝了无数顿大酒之后,我才慢慢摸到了一点门道。今天,我就不跟你扯那些虚头巴脑的官方文档和理论了,咱就聊点实在的,聊点掏心窝子的话,聊聊这《微信平台广告推广》背后,那些没人告诉你的“潜规则”。
首先,你得把脑子里那个“打广告=曝光=卖货”的公式给删了,彻底粉碎!
尤其是在微信这个生态里,这公式就是最大的骗局。
你想想,你刷朋友圈是为了啥?看朋友秀恩爱、晒娃、吐槽老板,对吧?你是一种很放松、很私人的状态。这时候,一个硬邦邦、跟电线杆小广告似的玩意儿突然怼到你脸上,写着“清仓大甩卖,最后三天”,你啥感觉?
是不是特烦?是不是手指一划就过去了,心里还得骂一句“什么鬼”。
这就对了。
所以在微信里搞推广,第一件事,不是选版位,不是调价格,而是“换脑子”。你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吆喝的商贩,你得把自己当成一个“会讲故事的朋友”。你的广告,得像你朋友发的一条朋友圈,有趣、有料、或者至少……不那么讨厌。
这玩意儿的核心,是“融入”,不是“打扰”。
记住了吗?这是咱们今天聊天的地基,地基不牢,后面说的都是白搭。
好,脑子换完了,咱们再来聊聊具体怎么“玩”。微信的广告位多得像个迷宫,朋友圈、公众号、小程序……一个个看过去头都大了。别慌,咱们一个个拆。
一、朋友圈广告:不是卖场,是“社交名片”
这地方,是兵家必争之地,也是无数小白烧钱的火葬场。
我跟你讲,朋友圈广告这东西,就不是让你来硬邦邦卖货的。它的第一要义,是“刷脸”和“种草”。什么意思?就是让别人知道“哦,有这么个牌子/店铺/产品”,觉得“嘿,有点意思”。
它就像你参加一个高端派对,你不能一进门就拉着人说“买我的东西吧,打折!”,那太low了。你得穿着得体,举止优雅,跟人聊聊天,交换个名片,让人对你产生好感和好奇。
所以,朋友圈广告的素材,千万别再用那种大红大紫、恨不得把所有卖点都P上去的丑图了。求你了。
你应该怎么做?
- 讲个小故事: 比如你卖手工饼干,你的广告图可以是你家孩子吃得满脸都是饼干渣的幸福瞬间,文案是:“搞定家里这位小祖宗,原来只需要一块刚出炉的饼干。#今天也是甜蜜的一天”。这不比“纯天然无添加,好吃不贵”强一百倍?
- 提个小问题: 比如你做知识付费,卖一个时间管理课程。文案可以是:“每天忙得像条狗,却感觉什么都没干成?或许,你缺的不是时间,而是……”然后一个链接指向你的落地页。引发共鸣,制造悬念。
- 营造一种氛围: 你卖香薰,就别拍产品大特写了。拍一个洒满阳光的午后,一本书,一杯咖啡,旁边青烟袅袅的香薰。让人看到的不是产品,而是一种“我向往的生活”。
看到了吗?朋友圈广告玩的是“心机”,是四两拨千斤。它的目标不是让你立刻下单,而是让你“加个微信”、“关注个公众号”、“领个优惠券”。把公域的流量,先沉淀到你自己的私域池子里。然后,再慢慢“盘”他。
二、公众号广告:精准的“埋伏”
如果说朋友圈是广撒网,那公众号广告就是精准狙击。
你想,用户在干嘛?他在读一篇文章。这说明他此刻是专注的、有特定兴趣的。比如,他在看一篇关于“如何给猫咪驱虫”的文章,这时候,文章底部出现一个“天然猫粮试吃”的广告,点击率能低吗?
这就是场景的力量。
公众号广告有几种,文末的、文中插入的、视频贴片等等。核心玩法就一个:“伪装”。
你的广告要和你所投放的公众号“气质”相符。人家是个文艺小清新的号,你整个“劲爆!屠龙宝刀点击就送”的画风,那不就是找骂吗?
- 文案要像文章的一部分: 广告文案的开头,最好能跟文章内容有点关联,做一个自然的过渡。让读者觉得“咦,这也是文章内容吗?”,等他反应过来是广告,他已经被你的内容吸引了。
- 设计风格要统一: 广告图的设计,要尽量模仿这个公众号平时的配图风格。别搞得太突兀,像一块打错地方的补丁。
- 选号如选妃: 别光看粉丝数!没用!很多几十万粉丝的大号,数据水的很。你要看的是“打开率”、“在看数”、“评论区的活跃度”。一个一万阅读量、但篇篇评论过百的号,价值可能远超一个十万阅读、评论区冷冷清清的号。因为前者代表着粉丝的“高粘性”和“高信任度”。
在公众号里投广告,你是在借别人的“信任”给自己背书。所以,选对池塘,才能钓到大鱼。
三、小程序广告:临门一脚的“收割机”
好了,前面又是刷脸又是种草的,总得有个地方收钱吧?
小程序,就是那个终极收割机。
小程序广告的场景更直接了。用户在玩小游戏、用小工具的时候,弹出一个广告,这个广告可以直接跳转到你的小程序商城,实现“看到-点击-购买”的闭环。路径最短,转化最高。
玩小程序广告,关键就两个字:“直接”和“利诱”。
- 直接: 别绕弯子了。直接告诉用户“你能得到什么”。“新人专享9.9元秒杀”、“点击领取88元红包”,简单粗暴,但有效。
- 利诱: 你的落地页(也就是你的小程序商城页面)是关键。用户点进来了,结果页面加载半天,商品介绍乱七八糟,那他立马就关了。所以页面要清晰、卖点要突出、下单流程要极其顺滑。最好能一键微信登录、一键获取地址,让用户感觉不到任何“麻烦”。
小程序广告,考验的是你的“产品力”和“电商运营基本功”。前面的铺垫都做好了,这临门一脚可千万别射偏了。
最后,也是最重要的:别当甩手掌柜!
投放,只是战争的开始,而不是结束。
我见过太多人,广告设置好一扔,就不管了。过几天一看没效果,就大骂平台是骗子。
哥们,你开店不得天天盯着流水、看看哪个菜卖得好吗?做推广一个道理啊!
数据后台是你的眼睛!
- 每天看数据! 曝光、点击、转化,哪个环节掉链子了?是图不好没人点,还是落地页不行没人买?
- 玩命A/B测试! 同一个广告位,准备两套文案、三张图,轮着上。看看哪个组合效果最好,然后把钱都砸在效果最好的那个上面。这不比你瞎蒙强?
- 不断优化! 别指望一套素材吃遍天。用户的审美会疲劳,市场的热点在变化。你的广告素材,至少每周都要更新迭代一次。
说到底,《微信平台广告推广》这门学问,一半是科学,一半是艺术。科学是数据分析和逻辑判断,艺术,则是你对人性、对用户心理的洞察和共情。
别再把它当成一个冷冰冰的工具了。把它当成一个你和亿万用户对话的窗口。用你的真诚、你的创意、你的故事去打动他们。
到那时候你就会发现,钱,真的会自己流进你的口袋。
不信?你先从改掉那张“电线杆”风格的广告图开始试试。
本内容由运营狗子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2029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