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瞎忙活了!大神级操盘手教你如何做店面推广,流量根本不用愁
是不是感觉自己的店,就像开在撒哈拉沙漠中心的一家冰淇淋店?产品顶呱呱,服务好到没话说,自己都感动了,结果呢?店铺后台的访客数据,安静得像凌晨三点的街道,偶尔有几个零星的点击,比撞见流星还稀罕。
你吭哧吭哧花大价钱装修了店铺,产品图拍得跟艺术大片似的,结果呢,后台访客数每天就那么几个,跟心电图快拉直线了似的,那种感觉,我太懂了。真的,比失恋还难受。
你肯定也搜了一大堆干货,什么“引流三十六计”、“爆单七十二招”,看得眼花缭乱,一通操作猛如虎,一看数据原地杵。钱花出去了,水花都没见一个。
打住,打住。今天咱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。我给你聊点实在的,掏心窝子的那种。你把我当成一个在你旁边,翘着二郎腿,喝着冰可乐,跟你唠嗑的老哥就行。
首先,你得把脑子里那个根深蒂固的想法给拧过来。别再满脑子想着“我要推广我的店”。这话太空了,太空洞了!就像一个没头苍蝇,逮着人就喊“快来买我的东西啊”,换你你烦不烦?
你要想的是什么?是“我要如何打造一个磁场,让我想要的那群人,自己被吸过来。”
看明白没?一个是推,是往外使劲;一个是吸,是靠引力。境界完全不一样。
第一步:别在空旷的操场上唱歌,去他们的“秘密花园”
我见过太多新手,开个店,然后就跑去各种不相干的论坛、群里发广告,那效果,跟你往大海里扔一块方糖没啥区别——除了恶心到几条鱼,啥用没有。
你得先冷静下来,拿张纸,或者打开备忘录,问自己一个灵魂问题:
我的东西,到底是要卖给谁的?
别跟我说“所有人”,你要是这么想,这天就没法聊了。
你要把这群人画像画得越细越好。他们多大年纪?男的女的?他们除了想买你这类东西,平时还喜欢干嘛?他们在哪儿扎堆?
举个例子。
你卖的是那种酷酷的、有点暗黑机能风的衣服。你的目标客户,可能是一群喜欢打游戏、看动漫、听电子乐的年轻人。那他们会天天刷什么?
B站!抖音!小红书!得物!
这些地方,就是他们的“秘密花园”,是他们的精神老巢。你非要跑到一个全是宝妈交流育儿经的论坛里去喊“来看我超酷的机能风外套”,那不是对牛弹琴吗?
所以,第一件事,就是找到你的人在哪儿。别广撒网了,没用。找到他们的池塘,然后咱们再想办法下钩。
第二-步:你的“鱼饵”,闻起来得比“鱼”还香
好,现在你知道鱼塘在哪儿了。接下来就是下钩了。这个“钩”上的“饵”,就是你的内容。
我求求你了,千万别再发那种硬邦邦的、冷冰冰的产品图,配上一句“新款上市,全场九折”。这种内容,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就是噪音,是别人划手机屏幕时,一秒钟都不会停留的垃圾信息。
你的内容,必须得是他们主动想看的东西。
怎么做?我给你几个方向,你自己去琢磨,去延伸。
- 当个“活雷锋”,解决他们的问题。
你卖护肤品的,对吧?那就别天天发产品。你去拍视频、写图文,教大家“如何用三步搞定熬夜脸”、“油痘肌夏日生存指南”、“十分钟快速出门妆”。当你的内容实实在在帮他们解决了问题,他们会不会对你产生信任?他们会不会顺便点进你的主页,看看你这个“专家”到底在卖什么灵丹妙药?
- 讲个好故事,让他们跟你共情。
你卖的是手作银饰?太棒了。别光拍那亮闪闪的成品。你把制作过程拍下来啊!从一块平平无奇的银块,经过敲打、淬火、雕琢,在你那双长满老茧的手里,慢慢变成一件艺术品。这个过程本身,就充满了魅力和故事感。再配上你的心路历程,比如这个设计的灵感来源,或者制作中遇到的某个小挫折。人们买的,就不再仅仅是一件首饰,而是你倾注在里面的心血和故事。这叫情感溢价。
- 跟他们“玩”起来,别端着。
现在的年轻人喜欢什么?喜欢梗,喜欢好玩,喜欢意想不到。你卖零食的,能不能搞个“办公室奇葩零食大测评”?你卖宠物的,能不能拍个你家猫跟狗打架的连续剧?你卖衣服的,能不能拉上你最不会穿搭的直男朋友,搞个“爆改素人”系列?
别怕出丑,别怕不“专业”。恰恰是这种真实、接地气、甚至有点沙雕的内容,才能瞬间拉近你和用户的距离。他们觉得你是个“活人”,是个有趣的灵魂,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卖货机器。
记住,内容的核心,不是吆喝,是分享。 分享价值,分享情感,分享乐趣。
第三步:把捞上来的鱼,养在自己的“鱼缸”里
这是最关键的一步,也是90%的人都忽略的一步。
你在B站、在小红书、在抖音,辛辛苦pre辛苦搞内容,吸引来了一波粉丝,他们给你点赞、评论,甚至买了你的东西。然后呢?
就没有然后了。
他们就像是来你鱼塘边逛了一圈的游客,下次还来不来,完全看缘分。
这怎么行?!
你必须,想尽一切办法,把这些对你感兴趣、已经产生过链接的人,沉淀到你自己的“私域”里。说白了,就是你的微信群、你的企业微信、你的个人号。
这个动作,就叫“建鱼缸”。
怎么引导?方法多的是。
“进粉丝群,可以第一时间看新款剧透,还有专属优惠券哦!”
“加我微信,拉你进好物分享群,群里都是品味相投的小伙伴,大家一起聊穿搭!”
“想看我刚刚那个手工的全过程吗?私我发你完整版视频!”
只要你的内容做得好,总有人愿意跟你产生更深度的链接。
一旦他们进了你的“鱼缸”,恭喜你,游戏性质就变了。
在公域平台(抖音小-红书这些),你是在大海里捞鱼,捞到一条算一条。
在私域(微信群这些),你是在自己的鱼缸里养鱼。你可以天天跟他们互动,培养感情,做活动,听他们的反馈,让他们重复购买,甚至让他们帮你去介绍新客户。
这才是真正健康、可持续的生意模式。它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:
用优质内容在公-域平台引流 → 把流量沉淀到私域鱼缸 → 在私域里精细化运营,产生复购和裂变 → 再用赚到的钱和积累的口碑,去公域做更好的内容。
看到没?这是一个能自己滚起来的雪球。这才叫真正的“推广”。
最后,跟你说几句废话。
这事儿,没有捷径。
别信那些跟你说“三天爆单”、“七天起号”的“大师”,他们大概率是想割你韭菜。
做内容、养流量,是个慢功夫,像煲一锅老火靓汤,得有耐心。可能你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,数据还是不温不火,这太正常了。
但请相信我,只要你的方向是对的——找到对的人,用对的内容,把他们圈到对的地方——你走的每一步,都不会白费。
你积累的每一个粉丝,你创作的每一篇内容,都在为你那个“磁场”添砖加瓦。终有一天,你会发现,你的店好像也没怎么刻意去“推”了,但订单就是会“叮咚叮咚”自己来。
那种感觉,比什么都爽。
行了,可乐喝完了,嗑也唠完了。剩下的,看你自己了。动起来吧,别再瞎忙活了。
本内容由运营狗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203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