嘿,朋友们!今天想跟大家聊个“老古董”话题。

2024年还搞《门户网站广告推广》?别笑,搞懂了你比对手多条路

当我敲下这几个字的时候,我猜你脑子里可能“咯噔”一下。啥?门户网站?新浪?搜狐?网易?哥们,你是不是穿越了?现在谁还看那个啊,不都是刷短视频、看直播带货吗?

我懂,我太懂了。

我脑子里立马浮现出那种吱吱作响的拨号上网声,还有那占据整个屏幕、花里胡哨、恨不得把所有信息都塞你脸上的首页……感觉像是上个世纪的电子化石,对吧?

讲真,要是三年前你跟我提这个,我可能也会摆摆手,说:“兄弟,时代变了,那套玩法过时了。”

但现在,尤其是在流量越来越贵,获客成本高到老板想哭的今天,我得跟你说句掏心窝子的话:

别急着嘲笑那些还在琢磨这事儿的人。因为在某些特定的战场上,这玩意儿,不仅没过时,甚至是一张能让你瞬间“降维打击”对手的王牌。

你以为的门户:老年人活动中心

实际上的门户:品牌的“权威认证中心”

咱们先得把脑子拧过来。

你为啥觉得它没用?因为你用刷抖音的逻辑去套它了。你觉得它不能带来哗啦啦的直接订单,不能让你一夜爆单,对吧?

没错,从“直接转化”这个维度看,它确实打不过现在的直播间和信息流。指望在门户网站上挂个banner,用户就点进来疯狂“加购”,那纯属想多了。

但,你换个思路琢磨琢磨。

假如,你是一个卖高端定制旅游的,客单价五万起。
或者,你是一家做企业级SaaS服务的,一年收费几十万。
再或者,你是一个新消费品牌,融了点钱,想快速建立市场信任度,好让渠道商和投资人高看你一眼。

这时候,你最缺的是什么?

不是那仨瓜俩枣的流量。是你吼一嗓子,得有人信你。是你拿出去的产品册,得看起来“像那么回事儿”。

“信任感”,是“权威背书”

这时候,门户网站那张“老脸”,突然就变得特别好使了。

你想想看,一个客户在犹豫要不要买你那五万块的旅游产品。他到处搜,结果在一条短视频下面看到一堆人说好,他可能会觉得是刷的;在小红书看到一堆精美笔记,他可能会觉得是花钱铺的。

但如果,他搜到了新浪财经或者腾讯科技频道的一篇关于你品牌的深度报道,标题写着《XX品牌如何用创新重塑高端旅游体验》,文章里引经据典,还采访了你的创始人……

那一瞬间,感觉是不是完全不一样了?

傻了吧?

那篇文章,可能压根就没几个人是直接从新浪首页点进去看的。但它存在的意义,就像是你家墙上挂着的一张跟名人的合影。它不直接产生价值,但它能瞬间抬高你的身价。

这就是《门户网站广告推广》在2024年的核心价值:它不是流量的冲锋枪,而是品牌的重炮。一炮打出去,不是为了杀伤多少敌人,而是为了让整个战场都听到你的名字,并且觉得你“来头不小”。

别傻乎乎地投硬广,要学会“借壳下蛋”

好了,既然知道了它的价值,那问题来了,怎么搞?

可千万别跑去跟门户网站的广告销售说:“嗨,我要买个首页的通栏广告位!”那你就是那个最靓的“冤大D”。

现在的玩法,早就不是这么简单粗暴了。高手玩的是“润物细无声”。

核心就两个字:“软文”,或者说得好听点,叫“内容营销”、“品牌故事”。

你要做的,不是硬邦邦地吆喝“我家的东西就是好,快来买啊!”。而是要伪装成一篇“新闻稿”或者“行业观察”。

举个例子,假设你是卖一款新的智能健身镜的。

菜鸟的做法:
在门户体育频道买个图片广告,上面写着“XX健身镜,在家也能练出八块腹肌!”,然后链接到你的淘宝店。
结果:点击寥寥,转化几乎为零,钱白烧。

高手的做法:
1. 找个专业的写手,炮制一篇题为《后疫情时代,居家健身迎来“智能交互”新浪潮》的行业观察文章。
2. 文章前面先分析一通Z世代的健身观念变化,居家健身的痛点,引述几句行业大咖的话。
3. 在文章的中间部分,不经意地提到:“……其中,市场上涌现出的一些新锐品牌,如‘XX健身镜’,就通过AI动态捕捉和线上社群的模式,很好地解决了用户缺乏指导和监督的难题……”
4. 文章结尾再升华一下,展望整个智能健身赛道的未来。
5. 然后,花钱把这篇文章“发布”到几家主流门户网站的科技或健康频道。

看明白这操作了吗?

这篇文章,用户看起来就像是一篇正儿八经的行业新闻。它不直接向你推销,但它在潜移默化中,给你戴上了一顶“行业创新者”的高帽子。

真正的杀招:二次传播,让“权威”为你打工

发布完了就结束了?NONONO,好戏才刚刚开始。

这篇文章本身带不来多少流量,但它变成了一个可以无限复用的“权威素材”

接下来,你要做的是:

  1. 截图!截图!疯狂截图! 把那带有新浪、腾讯、网易logo的页面截下来,设计成精美的海报。
  2. 发到你的官网,开辟一个“媒体报道”专区,把这些文章链接整整齐齐地放上去。瞬间,你的草台班子官网就有了“国家队”的气质。
  3. 用在你的产品详情页,尤其是在淘宝、京东。在那些介绍产品牛X之处的图片旁边,放一张“XX网重磅报道”的截图。消费者的信任感,瞬间+10086。
  4. 给你的销售人员,让他们在给客户发PPT或者微信沟通的时候,把这篇文章链接甩过去:“X总,您可以看看主流科技媒体对我们技术模式的分析。”这话从你嘴里说出来是吹牛,从门户网站的嘴里“说出来”,那就是行业认可。
  5. 让你的市场部,在做其他渠道推广,比如知乎、小红书的时候,可以在内容里“不经意”地引用:“关于这一点,之前XX新闻的这篇报道里也提到了……”

看到了吗?你花的一份钱,买的不是一次性的曝光,而是一个可以反复使用的“信任放大器”

你把门户网站的权威性,“借”了过来,镀在了你自己品牌的身上。这笔账,怎么算都划算。

最后,泼盆冷水,什么人适合玩?

说了这么多好处,我也得负责任地给你提个醒。

这套玩法,不是万金油,不是谁都适合。

如果你是卖标品、打价格战、追求极致ROI的,那这笔钱你还是省下来,老老实实去投直通车、投信息流吧。门户推广这东西,投入不低,而且效果是长线的、间接的,没法给你立竿见影的报表。

但如果你符合下面几种情况,我强烈建议你把它纳入你的营销工具箱:

  • 高客单价、重决策的产品或服务(比如教育、汽车、房产、金融理财、B2B业务)。
  • 需要建立行业地位和品牌信任度的新品牌
  • 准备融资,需要给投资人看的“肌肉”
  • 业务有很强的地域性,可以精准投放地方门户站,效果拔群。

总而言之,别用看“流量渠道”的旧眼光,去看待《门户网站广告推广》。

把它看成一种“品牌公关”“信任建设”的战略投资。

在大家都挤在短视频独木桥上拼得头破血流的时候,你悄悄地在旁边修好了一座看起来很古典,但异常坚固的石桥。

这,就是认知差带来的机会。

你琢磨琢磨,是不是这个理儿?

本内容由运营老虎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20382.html

Like (0)
运营老虎运营老虎
Previous 2025-07-30
Next 2025-07-30

相关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