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见的网络营销推广方式有哪些
一说网络营销推广,是不是感觉脑子里立马就能蹦出一大堆高大上的名词?SEO、SEM、信息流、KOL……听着都挺唬人,好像掌握了就能点石成金。但真让你上手,立马就懵圈。折腾半天,钱烧了一堆,效果嘛,也就那么回事。
这事儿,真没那么玄乎。说白了,就是想方设法地在网上,在你潜在客户的眼皮子底下,反复横跳,让他记住你、了解你,最后心甘情愿地掏钱。
咱们今天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就聊聊那些实实在在,你我都能接触到的法子。
搜索引擎的“左右互搏”:SEO 与 SEM
这俩兄弟,可以说是网络推广界的元老了。只要还有人用百度、用谷歌,他俩就饿不死。
先说 搜索引擎优化 (SEO)。这玩意儿,听起来特技术流,其实是个磨人的体力活,外加一点点“玄学”。你得琢磨搜索引擎那家伙的脾气,它喜欢什么样的网站结构,什么样的内容,什么样的关键词。然后你就得吭哧吭哧地去优化,改代码、写文章、发外链……像个勤勤恳-恳的老黄牛,指望着有一天搜索引擎大爷能“临幸”你,给你个好排名。
SEO最大的魅力在于,它看起来是“免费”的。可你别天真了,这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?它不烧钱,烧的是你的时间、你的精力、你的头发。而且最要命的是,搜索引擎的算法说变就变,今天你还在首页笑开花,明天一次更新,可能就给你打回原形,让你哭都找不着调。搞SEO,得有颗大心脏,这是一场持久战,是真正的血泪史。
再看看他那个花钱如流水的兄弟,搜索引擎营销 (SEM)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竞价排名。这就简单粗暴多了。一句话:砸钱。
你挑好关键词,出个价,只要你比竞争对手出的价高,你的广告就能排在前面。客户一点,钱就扣掉了。效果来得那叫一个快,今天投钱,今天就能看到流量。但它的问题也跟它的优点一样突出——太烧钱了。这就像个无底洞,你敢停一天,流量立马就断崖式下跌,好像你从来没存在过一样。对于很多小公司来说,玩SEM,就是在玩火,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给烧没了。
所以你看,一个慢,一个快;一个磨人,一个烧钱。怎么选?小孩子才做选择,成年人都是看钱包和耐心,然后搞个组合拳。
内容为王?不,内容是你的“命”
以前我们总说“内容为王”,现在我觉得这个说法太温和了。内容,它不是王,它是你的命,是你所有营销活动能活下去的根本。没有好的内容,你花再多钱引来的流量,也只是匆匆过客,甚至会觉得你是个骗子。
内容营销这个词,范围太广了。写文章是内容,拍短视频是内容,做直播也是内容,甚至你发个朋友圈的段子,都是内容。
现在的流量洼地在哪?短视频和直播。这俩简直是收割用户时间的利器。你刷抖音,一不小心俩小时就过去了,对吧?如果你能做出让用户愿意花时间看的东西,你就成功了一半。无论是知识科普、搞笑剧情,还是沉浸式体验,你得找到你的“戏路”。
特别是直播带货,那更是把“内容”和“销售”结合到了极致。李佳琦为什么能让你心甘情愿地喊着“OMG,买它”?因为他不仅仅是在卖货,他是在做一场精彩的表演,用他的专业、他的激情、他的口才,为你营造了一个“不买就亏了”的消费场景。这就是顶级的内容。
当然,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李佳琦。但思路是相通的,你得给用户一个理由,一个让他觉得“看你的东西值了”的理由。这个理由,就是价值。
社交场上的“人设”与“圈子”
现在的网民,已经不满足于被动地接收信息了。他们更喜欢互动,喜欢“玩”起来。所以,社交媒体营销就成了必争之地。
微博、微信公众号、小红书、知乎、B站……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“脾气”和用户群。你不能用一套话术打天下。在微博上你可能要追热点、玩梗;在小红书,你就得拿出精美的图片和真诚的分享笔记;在知乎,你需要用深度和专业来征服用户;到了B站,要是没点“二次元”浓度或者独特的创意,可能根本没人搭理你。
在社交媒体上,最重要的不是卖货,而是立一个人设 (Persona)。你是专业的、是沙雕的、是暖心的,还是毒舌的?你得像一个活生生的人,有自己的性格和腔调。用户关注你,是因为喜欢你这个人设,信任你。当信任建立起来了,粉丝经济的价值自然就体现出来了。
与社交媒体紧密相关的,是社群营销。这玩意儿更“深”一度。把最核心、最忠实的用户拉到一个微信群里,就形成了一个你的私域流量池。在这个池子里,你可以跟用户零距离互动,听他们的吐槽,给他们发福利,组织他们搞活动。这就像是经营一个粉丝后援会或者一个VIP俱乐部。维护成本很高,但用户的忠诚度和转化率,也是高得惊人。这片自留地,才是你在风云变幻的互联网大潮中,最稳固的避风港。
“意见领袖”的杠杆效应
自己吆喝半天,可能还不如别人替你说一句好话。这就是KOL/KOC推广的魅力。
KOL(Key Opinion Leader),关键意见领袖。说白了,就是那些有话语权的大V、网红、行业专家。他们振臂一呼,应者云集。找他们合作,就像是给你的品牌加了个大功率的扩音器。
KOC(Key Opinion Consumer),关键意见消费者。他们可能粉丝不多,但他们是真实的用户,是身边朋友信赖的“种草达人”。他们的推荐,没有那么多商业味,更像是朋友间的分享,因此也更有说服力。
但是,这潭水也很深。数据造假、报价虚高、人设翻车……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坑。选人,比给钱更重要。你得看他的粉丝画像跟你的目标客户匹不匹配,看他的内容风格跟你的品牌调性搭不搭。这事儿,得用“谈恋爱”的心态去做,而不是“一夜情”。
林林总总说了这么多,其实你会发现,所有的“方式”和“渠道”都只是“术”。真正核心的“道”,从来没变过——那就是理解你的用户。
别再整天研究哪个平台又出了新功能,哪个风口又来了。静下心来想一想:
你的客户,到底是一群什么样的人?
他们每天会把时间花在哪里?
他们有什么烦恼和渴望?
你能为他们提供什么样的价值?
把这些问题想明白了,你自然就知道该用什么方式、在什么地方,跟他们“唠嗑”了。网络营销,归根结底,是关于“人”的生意,而不是流量的生意。
本内容由运营狗子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2039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