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你的互联网推广话术总像AI写的?顶级玩家的秘诀在这里
你是不是也这样?凌晨三点,电脑屏幕的光映着你那张泛着油光的脸,浏览器收藏夹里,塞满了“XX行业爆款文案100句”、“高转化率成交话术大全”、“李佳琦薇娅都在用的直播脚本”。
你一条一条地复制、粘贴、修改,感觉自己掌握了全世界的营销密码。
结果呢?
发出去的笔记,点赞两位数,评论区干净得像洗过一样。直播间里,你说得口干舌燥,观众跟看猴戏似的,飘过一两条“哈哈哈”,然后划走了。
问题出在哪?
你是不是也纳闷,明明那些句子,在别人那是“印钞机”,怎么到你这就成了“碎纸机”?
来,今天咱不扯那些虚头巴脑的理论,就当一个在圈里混了小十年的老哥,跟你掏心窝子聊聊,到底啥才是真正能打的“互联网推广话术”。
一、停下!别再当“文案搬运工”了
首先,你得把脑子里那个“万能公式”的念头,给我掐死。
我见过太多新手,上来就问:“哥,有没有卖衣服的话术?”“哥,卖课的话术给一套?”
我说句不好听的,你要是抱着这种心态,干脆别干了。
为啥?
因为你找来的那些“话术”,本质上是“尸体”。它们是别人在特定的时间、特定的场景、针对特定的人群,打赢了一场仗之后,留下来的“战报”。你直接拿过来用,就好像拿着一张古代的地图,去开今天的导航,不迷路才怪了。
你每复制一句别人的爆款文案,你身上的“人味儿”就少一分,那股子“AI味儿”、“机器味儿”就多一分。
用户隔着屏幕都能闻到你那股不真诚的、急功近利的味儿。他们不傻,他们每天在网上冲浪,被无数的信息轰炸,早就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。一眼就能看穿,你是在真诚地分享,还是在背一篇冷冰冰的广告稿。
所以,第一步,清空你的收藏夹。忘掉那些所谓的“模板”。
真正的沟通高手,从来不背稿子。
二、从“说对话”到“说人话”:钻进你的用户脑子里
那不背稿子,我们聊啥?
聊“人话”。
什么叫“人话”?就是你和你最好的朋友,撸串喝酒时会说的话。是你在网上看到一个特搞笑的段子,想分享给你同事时会说的话。是自然、生动、带着你的体温和情绪的话。
互联网推广的底层逻辑,不是“技术”,而是“共情”。不是“术”,而是“道”。
你得学会一招——“灵魂附体”。
在敲下任何一个字之前,先别想你的产品有多牛逼,功能有多厉害。先闭上眼睛,花三分钟,想象你的目标用户,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?
举个例子,你要卖一款针对熬夜党的眼霜。
新手小白的文案(AI味儿十足):
“本款XX眼霜,蕴含高浓度XX因子,有效淡化黑眼圈,抚平细纹,28天见证眼周奇迹。”
——是不是听着就像电视购物广告?枯燥,无聊,没人信。
而一个“会说人话”的运营,他会这么写(甚至可能是一段视频的开头):
“又刷到一个凌晨三点?我懂。手机一放下,感觉整个世界都安静了,只有脑子里的各种想法还在开party。但第二天早上,照镜子的时候,真的想给自己一拳。那俩黑眼圈,简直就是昨天熬夜的‘付款码’,扫一下就能看到我逝去的青春。”
你看,一句话没提产品。
但他已经成功地把你拉到了他的世界里。他没说“我懂你”,但他说的每一个字,都在告诉你:“嘿,兄弟,我跟你是一伙的。”
这就是“灵魂附体”。你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销售,你变成了那个同样熬夜、同样有黑眼圈、但找到了解决办法的朋友。
接下来你再顺势引出产品,说“后来我试了N多方法,踩了无数坑,终于被我挖到这个宝藏,简直是熬夜党的后悔药”,用户的信任感是不是瞬间就上来了?
想要做到这一点,你就得去用户的世界里“潜水”。
- 他们在哪儿扎堆?是小红书的“上班摸鱼”小组,还是B站的游戏区,还是豆瓣的“考研”小组?
- 他们聊天的“黑话”是什么?是“yyds”,还是“绝绝子”,还是“emo了”?
- 他们最近在为什么事儿焦虑?是怕失业,还是怕变老,还是怕错过下一个风口?
把这些都记下来,泡在里面,看他们怎么聊天,怎么吐槽,怎么分享。慢慢地,你就能找到跟他们说话的“频道”。
三、场景!场景!还是TMD场景!
光会说人话还不够,你得在对的“场景”下说。
同样是卖一个杯子。
-
在小红书上,你得营造“氛围感”。
- 标题可能叫: 《独居女孩的幸福感,是这个奶油色马克杯给的》
- 内容会是: “周末的午后,阳光透过百叶窗洒在地毯上,给自己冲一杯手冲咖啡,用这个温润如玉的杯子装着。那一刻,感觉全世界的烦恼都消失了……”
- 关键词: 治愈、颜值、生活美学、幸福感。
-
在抖音上,你得“短平快”,上来就给“刺激”。
- 开头可能就是: “3秒钟告诉你,为什么你泡的咖啡总是不好喝!”
- 内容会是: “别再用玻璃杯了!你看,这个陶瓷杯,保温性超强,还能激发咖啡的油脂香气,口感直接提升一个level!”
- 关键词: 痛点、解决方案、对比、快速见效。
-
在你自己的微信粉丝群里,你得营造“稀缺感”和“专属感”。
- 内容会是: “家人们!老铁们!上次问疯了的那款手工杯,窑里就烧出来最后20个,每个花纹都不一样。我先紧着咱自己群里人,外面我不发链接了。懂的来!”
- 关键词: 内部、限量、手慢无、家人福利。
看到了吗?同一个产品,在不同的平台,面对不同的用户心境,你的“话术”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小红书的用户想“种草一种生活方式”。
抖音的用户想“马上解决一个问题”。
私域的用户想“占到一点便宜”和“获得一种归属感”。
所以,别再问“卖杯子的话术是什么”了。你应该问:“在抖音上,对一个追求效率的白领,卖一个能快速喝到热咖啡的杯子,第一句话该怎么说?”
问题越具体,答案才越精准。
四、建立你自己的“弹药库”,而不是去捡别人的“弹壳”
聊到这,你可能有点感觉了。那怎么才能让自己持续不断地有话说,而且说的都是“人话”?
给你三个土办法,但巨管用。
-
当个“八爪鱼”,什么都看。 别光看营销类的东西。去看脱口秀,看李诞怎么用自嘲化解尴尬;去看奇葩说,看黄执中怎么把一个简单的道理说得那么高级;去看B站的热门评论,看网友们怎么用最骚的话造最神的梗。把那些让你拍大腿的句子、眼前一亮的表达,全都存到你的备忘录里。这就是你的“语料库”,是你未来创作的“弹药”。
-
跟自己“聊天”。 拿起手机,打开录音。假装你要把这个产品,安利给你最好的朋友。你就这么随便地说,想到哪说哪。说完之后,你再听一遍录音,把那些最自然、最口语化的表达,直接转成文字。你会发现,这比你绞尽脑汁“写”出来的文案,要生动一百倍。
-
别怕“丢人”,疯狂测试。 同一篇笔记,准备三个不同的标题去发。同一个产品,用三种不同的开场白去做直播。然后去看数据,哪个点击率高?哪个互动好?哪个转化强?数据是不会骗人的。你的网感,你的“人话”能力,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测试和复盘里,硬生生“磨”出来的。
最后,我想说:
别再迷信任何“互联网推广话术”的秘籍了。
这个时代,最顶级的“话术”,就是“不说套话”。
真正的牛人,他们自己就是“话术”的源头。他们的每一句话,都浸泡在对用户的理解、对产品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里。
所以,从今天起,别再把自己当成一个冷冰冰的卖货机器。
试着,去做一个隔着屏幕,也能让对方感受到你温度的、会讲故事的朋友。
当你做到了这一点,你会发现,生意,自然就来了。
本内容由运营狗子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2035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