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再瞎找了!资深运营揭秘网站发帖推广平台的真正玩法与避坑指南
深夜里,对着后台那条快要心电图拉平的流量曲线,一边薅着头发,一边在搜索框里敲下“怎么快速搞流量”。然后,一堆五花八门的工具和秘籍就跳了出来,闪着金光,仿佛在对你说:来啊,少年,用我,一夜之间让你火遍全网。
是不是特有画面感?别不好意思,这几乎是每个自媒体人、电商小老板的心路历程。咱们今天就来扒一扒这层“皇帝的新衣”,聊聊那些能让你到处铺开信息的渠道,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,又该怎么玩。
你以为的“大力出奇迹”,其实是“大力出悲剧”
我刚入行那会儿,也特迷信这个。觉得钱和精力不够,那就用技术来凑。找到一个能把我的小广告一键发到几百个论坛、博客的工具,简直是发现了新大陆。当时那个激动啊,感觉自己就像个运筹帷幄的将军,手指一点,千军万马(我的小广告)就冲向了互联网的各个角落。
结果呢?
第二天起来一看,傻眼了。帖子被删得七七八八,剩下的几个也是石沉大海,无人问津。更惨的是,我注册的那几个主要阵地的账号,直接被封了。理由:恶意灌水,发布垃圾信息。
流量?别说流量了,连个泡沫都没看见。
那一刻我才明白一个道理:在别人的地盘上随地大小便,不被人家打出去才怪。
很多新手都掉在这个坑里。他们把那些能集中发布内容的地方,当成了一个简单的“扩音器”。以为只要我的声音够大,吼的人够多,就一定有人听见。但他们忘了,互联网上最不缺的就是噪音。你毫无感情、千篇一律地嘶吼,在用户眼里,跟路边乱贴的牛皮癣小广告,没有任何区别。
用户会怎么样?第一反应是厌恶,第二反应是关闭,第三反应是“这家伙好烦,拉黑了”。
你看,你花了钱,花了时间,最后换来了一堆负面印象。这不就是“大力出悲-剧”么?
别再迷信“一键通天”,先学会“看人下菜”
好了,吐槽完毕,上点干货。那是不是说,所有这些能帮你扩散内容的渠道都没用了?当然不是。工具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用对了,是神器;用错了,是凶器。
核心思路就八个字:内容为王,渠道为妃。
什么意思?你的内容本身,才是那个“王”,是根本。渠道只是帮你把“王”的旨意传递出去的“妃子”。你总不能让妃子替你上朝吧?
所以在你急吼吼地想找个地方把你的产品、你的文章“发”出去之前,先冷静下来,问自己三个灵魂拷问:
-
我的“王”(内容)到底是谁?给谁看的?
别跟我说你的东西是给所有人看的。卖口红的,你的目标用户大概率是年轻女性,而不是天天在军事论坛里潜水的大老爷们。做编程课的,你的用户就在那些技术社区、开发者博客里,而不是母婴社群。
先把你的人群画像搞得清清楚楚,越精细越好。他们多大?男的女的?喜欢在哪儿玩?说话是什么味儿的?是喜欢看沙雕图,还是深度长文?
搞不清楚这个,你后面做的一切都是白费。就像一个想追女生的愣头青,不知道人家喜欢什么,天天跑去给她唱《好汉歌》,你觉得能成吗?
-
我应该去哪个“山头”拜码头?
搞清楚你的用户在哪儿混,接下来就是“潜伏”进去。
记住,不是让你一进去就嗷嗷叫着卖东西。你要像个正常人一样,先融入那个社群的语境和氛围。
举个例子。比如你卖的是高端的户外露营装备。你该去哪儿?当然是那些驴友论坛、户外社区、装备测评网站。
进去之后干嘛?不是发“清仓大甩卖,帐篷骨折价!”这种帖子。你要做的是,分享。
- 你可以写一篇超详细的《小白第一次露营必备的10样神器,最后一个你绝对想不到》,然后把你家的某个产品不露声色地植入进去。
- 你可以拍一个视频,记录你带着自家装备去某个绝美的地方露营的全过程,把重点放在体验和风景上,装备只是你完成这次完美体验的“伙伴”。
- 你甚至可以去回答别人的问题。“求助!零下10度去雪山,睡袋该怎么选?”这时候,你以一个“老鸟”的身份,给出专业的建议,顺便提一句“我用的是XX牌的,保暖效果确实顶,你可以参考下”,这不比硬邦邦的广告强一百倍?
看到没?用户在哪里,你就在哪里。用户用什么语言交流,你就用什么语言。 这叫“看人下菜碟”。
-
我是在“给予价值”,还是在“索取价值”?
这是最关键的一点,也是90%的人做错的地方。
大部分人利用那些信息分发渠道,心态是“索取”。我要流量,我要订单,我要你们都来买我的东西。
而真正的高手,心态是“给予”。我能提供什么有用的信息?我能帮你解决什么问题?我能让你看了我的东西之后,觉得“学到了”或者“被治愈了”?
当你持续不断地在一个社群里给予价值,你慢慢地就从一个“外来者”变成了“自己人”,一个有影响力的KOL(意见领袖)。这时候,你再推荐你自己的东西,大家会觉得,哦,这是专家推荐的,靠谱。信任,就是这么建立起来的。
这个过程,我们行话叫“养号”。听起来有点功利,但本质就是“交朋友”。你跟朋友推荐好东西,和你跟陌生人发传单,效果能一样吗?
讲个真事儿,我朋友小A的故事
小A是做手冲咖啡周边的,什么滤杯、分享壶、手摇磨豆机,东西做得特精致。一开始,他也走了弯路,找了些群发软件,往各种不相干的网站论坛里发。结果可想而知,账号被封了一堆,钱也打了水漂。
后来他学乖了。他把自己泡在了国内最大的几个咖啡爱好者论坛和豆瓣小组里。
他没急着卖货。他每天就干三件事:
- 回答新手提问。 “刚入门,预算500,求推荐一套手冲设备”,小A会花半小时,写一个巨详细的清单,从磨豆机到滤纸,优缺点分析得明明白白,甚至会推荐几个别家的好产品。
- 分享自己的咖啡日常。 今天用了什么豆子,什么研磨度,水温多少,冲出来风味如何。拍的照片也特有感觉,阳光、木桌、升腾的热气。他不是在卖货,他是在分享一种生活方式。
- 做深度测评。 把市面上几款热门的滤杯拿来,做横向对比。从材质、流速、萃取效果等多个维度,写成万字长文。专业、客观、中立。
就这么“玩”了小半年,他在那几个圈子里成了小有名气的“大神”。很多人买设备前,都会先去问问他的意见。
这时候,他才“不经意”地开了自己的淘宝店,在自己的帖子里偶尔提一句“最近自己也做了几款滤杯,欢迎朋友们来捧场”。
你猜怎么着?
他的店,一个月就做到了两皇冠。没花一分钱广告费。他的客户,全都是那些论坛里被他帮助过、被他内容吸引过来的铁粉。复购率高得吓人。
小A的故事,就是对“如何正确利用全网内容渠道”最好的诠释。
写在最后
所以,朋友,别再执着于寻找那个“一键就能让你爆火”的网站发帖推广平台了。那种东西,就算有,也是毒药。
真正的捷径,是把花在寻找捷径上的时间,用来打磨你的内容,用来理解你的用户,用来像个真正的人一样去和他们交流。
把那些信息分发渠道,当成你和你未来客户的“相亲角”。你的任务,不是冲上去就问“约吗?”,而是展示你的才华、你的真诚、你的价值,让对方被你吸引,主动对你说:“嘿,交个朋友吧?”
这,才是通往流量和增长的阳关大道。虽然慢,但是稳,而且每一步,都算数。
本内容由运营狐狸收集整理,不代表本站观点,如果侵犯您的权利,请联系删除(点这里联系)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/20435.html